每個月,學生會會精選一個校園中「有意思」、「值得討論」的議題,放在這裡。
大家可以針對議題自由書寫想法,期限則會在當月的17號。
每個月,學生會會精選一個校園中「有意思」、「值得討論」的議題,放在這裡。
大家可以針對議題自由書寫想法,期限則會在當月的17號。
↓↓ 各月份限時議題討論 ↓↓
↓↓ 議題介紹 ↓↓
作為學校的一份子,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學校變得更好,所以我們常常給予學校各種建議。
不過這些建議的實踐,仰賴學校有限的預算,常常心有餘而力不足,故而,爭取資源成為學校高層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
您認為,大學爭取建設發展,可以從哪方面募集有效資源?另外,在爭取建設與發展的同時,有沒有什麼不可逾越的底線?又有哪些其他面向是需要同時側重的?歡迎投書給我們,這些也是讓學校變好的重要建議唷!
學生會旨在提供校園綜整資訊,爭取學生權益,職責內容包含社團博覽會、各式活動舉辦或告知,甚至是特約商店打折等生活化範疇喔。
身為陽明交大人,你印象中的學生會是什麼樣子呢?希望學生會與學生之間的關係為何?或者,有什麼想對學生會說的呢?請大方寫下你的想法吧!
近年社會的「性別平權」觀念抬頭,「性別友善廁所」便是落實並推動此觀念的一環。性別友善廁所簡言之便是:所有生理、心理性別者皆可方便使用的廁所。通常每個獨立隔間內會兼有小便斗與坐式馬桶,以符合多樣需求。
目前學校校園中有性別友善廁所,但並非每棟大樓或宿舍內部皆有。想問問讀者:你覺得學校的性別友善廁所數量夠嗎?密度應該如何才夠呢?為什麼?或者,你覺得學校應該推動哪些相關的「友善空間」呢?
本校交通校區大部分的宿舍有「12點熄燈制」,寢室內的大燈在凌晨12點多時會自動關閉,不過除寢室燈之外的電器,與公共空間的燈都能繼續使用;本校陽明校區的宿舍則無此熄燈制度。
針對宿舍「12點熄燈制」,本校的網路論壇已有諸多相關的討論,而我們想知道讀者對此制度的想法。內容可以包含但不限於:你認為「宿舍12點熄燈制」是否適當/必要?希望保留它還是有所調整?
歡迎讀者發表想法唷~
總統大選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而各陣營候選人為爭取青年選票,都爭取走進大學校園,與學生近距離互動。
不過,也因此衍生一些問題,諸如,學校是否應該秉持教育中立,而拒絕候選人進入校園之活動呢?總統副總統候選人進入校園之中,又會對校園造成什麼影響呢?
最重要的,你認為候選人進入校園,有助於學生們更加了解該候選人的政策和未來施政方向嗎?會改變你的投票意志嗎?本期討論版,歡迎大家踴躍發表意見!
據統計,國內有七成的大學宿舍設有門禁。
所謂門禁,意指宿舍禁止出入的時間,時間限制一到,宿舍拉下鐵門,任何人都無法在進出。有些學校甚至會在鐵門拉下後施行晚點名,頗有當兵的況味。
有許多人認為,門禁雖可達到保護住宿者安全的效果,但造成住宿者生活上極大的不方便,應當有所調整。有人則認為,門禁嚴重侵害住宿者的人身自由,實有其他辦法,兼顧保護住宿者的安全與方便性,門禁這種嚴酷又不人性的設計理應廢除。還有一些人住的宿舍,沒有上述拉鐵門的環節,但設有實名制的刷卡機,刷卡進入宿舍,一樣也被稱為門禁。
你認為呢?你所住的宿舍有門禁嗎?若有,是哪一種門禁呢?而你認為,門禁應當繼續留存,抑或廢除呢?
國內近期對於性別友善宿舍議題進行較為廣泛的討論。現今大都仍以生理性別分宿舍,但對於多元性別身分認同者,同時產生不小問題。如何在兩者間取得平衡,值得大家思考。
以下有兩個案例,其一為成功大學學生向校方提交精神診斷證明,證明其性別認同為女性,因而得以進入女宿生活,其二為近期本校陽明校區,因宿舍整修與房間數缺少,所採取的混宿策略。
來分享你對於「宿舍以生理性別分宿」的看法吧!
心理假是什麼?
「心理假」顧名思義,就是讓人在心理狀況不佳的時候,可以請假喘口氣或是休息的「假別」。
已經實施心理假的學校?
美國奧勒岡州在 2019 年通過心理假法規,是最早有「心理假」制度的地方。
台灣目前已經有十多所學校設有心理假,包括:台師大、政大、成大等。
為何心理假很重要?
心理假的存在彰顯了,不是只有身體健康值得關注,「心理健康」也值得大家重視。
它也是一個校園的「安全機制」,讓學校能及時注意到學生的身心狀況。當然,還有很多......
我們想知道你的想法
你支持學校放心理假嗎?為什麼?
如果有心理假你會使用嗎?為什麼?
你覺得心理假在推行上會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