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忙碌生活迎上休止符
長假?短假?做什麼?
當忙碌生活迎上休止符
長假?短假?做什麼?
現代人的生活步調快速,往往連學生也不例外。此時,唯有「假期」能讓眾多繁忙的身影獲得喘息的空間。對正在閱讀本篇文章的你而言,什麼算是「假期」呢?
在即將迎來難得的假期時,你會如何規劃接下來寶貴的時間?在未如預期般達成自己對假期的規劃時,又是否需要感到自責不安呢?就讓我們聆聽校內不同科系學生對於假期的看法吧!
請問你在寒暑假開始前會如何規畫你的假期?
我一般是規劃去進行自己喜歡的興趣活動,這些興趣是在學期中沒有時間做的,因此我認為寒暑假是一個良好的時機去練習,希望最終能發展成可以接案、為自己賺取一些收入的程度。不過,我不會在寒暑假開始前將我的規劃特別寫成計畫表,就只是先想好要大致的方向。
請你試著回想最近一次的寒暑假,你是否有達成先前的規劃?若是沒有實踐規劃,你是否會引此產生罪惡感?
在上次暑假,我大約完成了原先規劃的1/3。不過,雖然並沒有像原先預期一班百分之百完成所想,我也不會因此產生罪惡感。因為這些規劃本來也不是像課業那種硬性的規劃,不急於一定要在寒暑假就完成,慢慢來也可以。況且,利用假期來好好地休息、紓解整個學期累積的疲憊和壓力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請問你在周末開始前會如何規畫你的假期?
我會先將快到期的作業、報告等都列出來檢視,若是份量多的話,就留在宿舍,爭取在周末將作業完成;若是份量較輕的話就會規畫回家,週末就會跟家人出去活動。
請你試著回想最近一次的周末,你是否有達成先前的規劃?若是沒有實踐規劃,你是否會因此產生罪惡感?
若是即將到期的作業很多,我便會如期在周末便將作業都完成。因為若是作業累積到還需要上課、有其他活動的平日來寫的話會更痛苦,最後可能得熬夜才能完成,屆時想必會非常後悔。
請你試著回想這學期至今以來的各種假日,請問你覺得學期間這些假日是否足夠?
我認為這學期的假日對我而言是不足夠的。因為我這學期課業負擔比較重,平常的睡眠時間也比上學期少了兩三小時,導致我每天感到疲憊、很想睡覺。週末也幾乎都是留在宿舍寫作業、準備考試,很少回家。
假如學期中有一到兩周沒有考試也沒有作業或報告要繳交,你會將這段時間定義為假期嗎?
若是學期中有一到兩周是沒有考試或是作業、報告要繳交的話,我會將這段時間定義成假期。因為這段時間跟其他學期間的時間相比壓力減輕了,讓有時間做自己的事,就跟放假的狀態差不多。
如果你今天突然收到了全校明日停課一天的消息,你會如何規劃這突如其來的假期?
若是學校明天突然停課一天,我會選擇讓自己休息。睡到自然醒、賴床,然後做能在宿舍做的休閒娛樂,讓自己能繁忙的生活中忙裡偷閒。
文字撰寫:孫于然
我覺得沒考試、沒報告,「能夠做自己的事」的時間,就算是假期。像是平常的空堂或是放學後,我都會給自己放個小假,拿來讀書或是玩樂。
我在寒暑假前都會有規劃,主要有兩個方向,「精進自己」以及「參加活動」。平時我就會關注一些免費的講座,或是youtube影片,把這些相關的資訊存起來,等到寒暑假有時間就分散看完。而我因為喜歡小孩子,所以會利用寒暑假到校內外的營隊當志工,和小孩互動,也會到補習班當助教,多接觸小孩。這些經歷,也可以當作是「為未來做準備」!
不過,計畫有時是無法如期完成的。我今年暑假有規劃考英檢,但因為自己的惰性,以及家裡有一些狀況,所以沒有如期完成。在這之後我有些罪惡感,也思考為何自己會頹廢。不過我覺得「罪惡感」有時反而是一種動力,我那時直接報名了開學後的下一場英檢,也在那時開始認真備考。
關於「假期規劃」,我比較是大方向,不會限定自己一定要在「哪天」完成「什麼」。例如,我會要自己周末要完成哪些東西,但不會要求自己週六一定要完成哪些,周日一定要完成哪些。簡單來說,就是會留一點「彈性」給自己調整。
其實,我上個周末本來訂下要完成報告,但是因為系上有其他活動,導致報告沒有完成。現在回想,我會有點心虛,但沒有罪惡感,因為報告離期限還很遠,只要這禮拜認真地補起來就好。把沒做完的事情「補起來」,也算是減少罪惡感的方式吧!
和高中相比,我覺得大學學期間的假日蠻充足的。高中的課業量大,平日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但大學的假日不只有周末,像是沒課或是放學後的時間,都可以自己運用。
如果突然收到明日停課一天的消息,我的順序應該是先把功課補齊,再來玩自己的興趣,如果還有時間就到校外探險,畢竟平常沒什麼時間出門,趁有機會出去走走~
文字撰寫:黃晏琪
請問你在寒暑假「開始前」會如何規劃你的假期?
以前不太規劃,認為放假就是好好放鬆。不過上大學後會開始思考,我下個學期有哪些任務,哪些是可以利用寒假先行完成或先行準備的。舉例來說,我現在知道下個學期社團有幾份簡報和資料要做,我就可以先利用寒假完成,減輕開學時的負擔。當然,每天撥時間於了、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是必須的。
呈上,請你試著回想最近一次的寒暑假過程,你是否有做到你的規劃?若是沒有實踐規劃,你是否會因此產生罪惡感?
最近一次假期,那便是去年暑假。去年暑假其實我是沒有做假期規劃的,所以也倒不會有罪惡之感。不過,每天無所事事就一直追劇到最後確實是會讓人覺得很空虛,所以這個寒假的確想先來做一些假期規劃。
請問你在週末「開始前」會如何規畫你的假期?
我每個週末有固定的工作,所以週末於我不算假期。至於週末空閒時間的規劃,完全是依平常學業和社團的狀況而定,多半都是寫作業、準備考試和準備社團事務。
呈上,請你試著回想最近一次的週末,你是否有做到你的規劃?若是沒有實踐規劃,你是否會因此產生罪惡感?
最近一次週末就是考試週,在如此高壓之下一定會完成規劃的。至於平時的週末,也多半會把事情都完成,所以甚少有對週末規劃有罪惡感。
請你試著回想至今以來的這一學期的各種假日,請問你覺得學期間的這些假日是否足夠?
假日當然是永遠沒有足夠的一天啦!不過我認為現行的假期已經很多了,多到許多課程都必須以線上課的型態才能完成。至於耳聞2024年取消補課制度,不再以提前補課達到四天連假得效果,實在很可惜。沒有連假確實少了很多生活中的小確幸,也讓假期能做的規劃少了很多。不過,一切只能寄望後年了。
假如學期中有一到兩周沒有考試也沒有作業或報告要繳交,你會將這段時間定義為假期嗎?
不會。這不算假期,這只能算學期間比較空閒的時間。說白了,就算作業考試報告少,可是還是要早上六點多起來,那還是很痛苦。不過學期間有這樣的一兩週確實很幸福,可以多去學校四周探索,或者多做自己喜愛的事情,很愜意。
如果你今天突然收到了全校明日停課一天的消息,你會如何規劃這突如其來的假期?
視情況而定。如果剛好眼下報告、考試繁重,那這會是一種救贖,讓我有更多的時間安排規劃;至於如果原本就已經很清閒,再多放假一天也無所謂,不過可能就可以用這一天安排稍微遠程的旅遊,也不錯。
文字撰寫:林宸緯
我覺得超過五天,可以自由運用,並且沒有任何壓力的時間,就算是「假期」。
寒暑假前的規劃,娛樂方面,我會先空下家庭旅遊的時間,然後再和朋友們討論出門旅遊的日期;剩下的時間,我一部分是拿來讀書、精進自己,另一部分就彈性運用。
如果是今年暑假規劃的達成度,我應該有達到七成左右。這個暑假我拿「彈性運用」的時間來學騎機車,但因為之前沒練過車,所以比規劃中花了更多時間。也因為這樣,精進自己的部分就做得比較少了。如果計畫沒達成,會不會有罪惡感?我覺得得「看情況」。拿這次的暑假計劃來說,我會反思自己的規劃,像這次沒有花很多時間精進自己,是因為之前沒有學過騎車,所以學車花費的時間沒有抓好。我覺得這種情況就「不需要」有罪惡感。
「周末的規劃」部分,我會先看看下星期有什麼考試和作業要交,然後先寫我覺得「最難」的那一項,其他時間就一樣「彈性運用」。(編問:彈性運用指的是?)看電影或是YouTube 之類的。
最近的周末有沒有完成計畫中的事項?當然有,因為期末考快要到了,不讀書「會完蛋」!雖然要讀的份量有點重、難度有點高,但還是要全力以赴完成!
我覺得學期間的假期,整體來說是夠的,但是課程實在是需要「花上許多心力」,所以有的時候準備起來還是會覺得「有點趕」。
如果突然宣布明天放假,我會先睡久一點,睡飽了再起床讀書和寫作業,如果累了就再躺回去睡覺和休息。我會想用這一天讓自己得到「充分的休息」,以滿滿的能量迎來接下來的日子。
文字撰寫:黃晏琪
「寒假我想要出遠門,到台東遠離城市的山區放空、寫詩。」
「寒假我想要出遠門,到台東遠離城市的山區放空、寫詩。」Elaine這麼說,主修學習科學的 Elaine 平時課業繁重,總是看不完的論文和接連不斷的導讀和報告,同時,他也接了團隊重要的幹部,因此平時沒有太多的時間能夠跟家人、朋友出遠門,所以他這個寒假最想做的事就是遠離課業和讀書的城市,去台東山區享受大自然的廣闊與寧靜,想跟喜歡的人待在一起靜靜的寫詩、一邊看著平時沒空看的書,特別是與哲學相關的書。
周末的時間永遠不夠用,但依然是一整週裡最期待的日子
「周末的時間根本不夠休息啊!我努力了滿滿的五天,但實際上假日通常也只剩一個早上可以休息、能做和課業或工作不相關的事欸!」在與 Elaine 聊到「周末假期對他來說是否足夠」時,他誠懇的回覆,我也深有同感。
Elaine 說他通常會把周六早上空下來,如果當周很累的話就會睡到自然醒,沒有非常累的時候則是會起床和男朋友一起吃一個有儀式感的早餐、在家附近遛狗或是散步走走,下午再開始讀書、寫作業,以及完成當周沒做完的事,但這樣的模式讓他感到有些疲憊,雖然假日表定是放假的,但大學生的周末只要一接近期中考和期末考周,就會有一大堆報告需要討論,因此假日時常都需要挪一到兩小時進行線上會議,不太有辦法遠離課業,獲得真正的身心靈休憩時光。
不過即使是這樣,Elaine 通常還是把周末視為一周令人期待的日子,只要平日過到周三,就會開始期待周末,因為可以回家了!若是隔週的報告和考試不多,Elaine 也會思考假日這個短暫的假期,要做什麼平日不能做的事、有什麼東西想吃,要跟喜歡的人一起去吃。
我通常不會列好所有規劃的細節,因為這樣才能保有微調的空間
Elaine 說他通常不會仔細規劃假期的行程細節,包括寒暑假和一般周末,除了因為規劃得太細項容易讓他覺得有壓力以外,計劃做得很細若是未達成,就容易會覺ㄒ得罪惡感和落差感很大,但他會在學期間就把想做的事記在腦海裡,作為假期的大方向目標,而這個目標也會隨時調整,像是這個寒假他想與高中同學和幾個許久不見的朋友出門玩,但他不會事先列好哪天要跟哪個朋友出門,待寒假開始再順時邀約。
藝術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東西,而我希望它能在疲憊時隨時拿出來,成為調劑身心的良藥
另一件Elaine 想在寒假做的事與藝術有關,他覺得藝術是他生命中很重要的一環,他從小練過小提琴和鋼琴,但來新竹唸大學以後,平日的生活太過忙碌、假日又太過短暫,即使他希望藝術能成為生活中調劑身心的一環,仍無法在目前實現,因此他想在這個寒假重拾藝術,練習幾首小提琴與鋼琴的曲目,希望能在下學期平日也能把藝術當興趣,偶爾練習一些曲目讓生活不再只有忙碌讀書、空閒時滑手機的習慣。
如果能有突然放假的一天,我想跟朋友們待在一起,一起吃個飯、一起出去玩,都好
最後,我問 Elaine :「如果能有突然放假的一天,你會想做什麼呢?」
他說,如果情況允許,想把這天拿來跟人交流, 跟朋友和室友去平常比較沒機會去的市區逛逛、在草地上野餐、一起吃個飯、出去玩,只要是跟他們都好。但他也說還是要看當下情況,如果遇到超忙的一周,他會趕快把事情做完,之後把生活中的日常事項完成——洗洗衣和整理房間。
文字撰寫:李唯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