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子雨
最近學校開始限縮雲端,規定我們必須把學校提供的google帳號容量控制在15GB以內,不然帳號就會遭到凍結的命運,幾個月後所有資料還會面臨通通被刪除的命運。身為過去四年都傻呼呼地把檔案存進當時免費又無限容量的雲端硬碟的人,雲端裡的照片早就數以萬計,檔案上看好幾百GB,因此當我得知這個消息時,真是一個頭兩個大,崩潰埋怨學校跟google怎麼可以如此無情
,若明知當初知道給不起又為何要承諾?
不過畢竟當初他們是免費提供服務,所以我怨他們也不是,只能嘆自己怎會如此天真,都沒有讀清楚服務條款細節就被愛情沖昏頭勾了同意,把自己的幸福交給這城府深如淵的大公司。
從古自今,擁有空間需要付錢是理所當然的事。諸如買地、買房、租屋等等,錢都是大把大把的噴。放暑假期間,我在台北的床墊、椅子、書本便需要繼續付暑宿的錢才能繼續放在宿舍;沒想到在這個時代,沒有重量的雲端檔案也需要付出代價才有地方存放。房價已經夠貴了啊,怎麼忍心連雲端空間也寸土寸金?
要是哪天google被一個極具野心的狂人挾持,他心想:「人民有了,領地有了,你們都得依靠我,我乾脆來稱王好了。」便決定成立一個國家開始向用戶收取租稅,那我們可能也只有乖乖掏錢的份了吧?畢竟人家可是掌握我們一切的個資,知道你長什麼樣子、家住在哪裡、最常跟誰聯絡、喜歡看哪個youtube頻道、支持哪個政黨......;手機廣告跟上我和家人談論話題的飛快速度也暗暗證實了手機會竊聽對話的傳言。是乎,我們的一言一行無所遁形。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令人困擾的早已不是資料太少,而是資料真的太多太多,有時候想要整理也無所適從,沒有足夠的腦力和精神去篩選哪個倒楣鬼該被刪除。這也難怪近年底片相機、一次性傻瓜相機又重新流行起來。因為如果在拍照當下就提醒自己要擷取夠有意義的畫面,就不會落得被電子相片海淹沒的窘境了。
度過受到衝擊而頹靡的低落期後,我意識到坐著哀嘆也不是辦法,檔案是不會自己回到我身邊的。山不轉路轉,只能面對現實,起身行動。這段關係裡的愛已經蕩然無存,早就無需留戀亦無需心軟,此刻能做的就是理性沉著應對,把卡在裡面的檔案拯救回來,能拿一分算一分。只不過因為我天真的信任,對他投入太多依賴,google drive裡總共居然有將近590GB的檔案,這麼多捨不得刪掉的電子家當到底該何去何從?我嘆了一口氣默默地開始這場浩大的搬家工程。
這590GB內有580GB都是照片,都怪我太愛照相,以前都把這個無限制的雲端當成大倉庫,所有手機裡隨手拍的照片,哪怕是模糊沒對焦看不懂的、一次就截圖數十頁的課堂講義、和朋友家由同一姿勢就拍一百張的網美照⋯⋯因為它大方表示限容量,所以全部照片無經篩選,就這樣方便又充滿安全感的備份進google相簿,如此一來也不擔心哪天突然需要某張之前認為不太重要的相片而找不到。現在滑著一拖拉庫散亂的照片,頓時還真不知如何是好。幸好google相簿有個功能可以把檔案打包匯出成10GB大小的壓縮檔,然後再一個一個載下來。這龐大的工程簡直就是要把已經放進海裡的魚全部撈回來,或把已經飛上天的雲氣回收成一罐水那樣困難。搬實體的家費時費力令人頭疼眾所皆知,想不到的是網路世界的搬家竟也如此耗神。
坐在筆電前,資料夾裡是一箱一箱的檔案,檔案多到我無暇拆封再看一眼,占用著龐大空間令人感到累贅。我該把不重要的捨棄嗎?但又要如何篩選?再者,我還有可能再次打開它們嗎?箱子外看不見裡面裝了什麼,但我曉得裡面必定摻雜了某個還想回憶起的記憶。我實在不知道裡面是什麼,只知道那都是我的,便又捨不得丟了。
資料傳輸進度條拖著一秒2MB的沉重步伐緩慢移動,好像烈日下汗流浹背扛著行李辛苦搬家的人。壞心的我不幫忙,只在一旁敲打鍵盤嚴厲監工,絲毫不關心它是否過熱而繼續把更重的箱子疊到他背上。有時候太貪心了,一次要它運太多箱,結果它就原地當機罷工給我看,就快要搬到目的地的資料硬生生散落一地,撿也撿不齊,只好全部打掉重練從零開始,剩下我自己哀嘆著前功盡棄的好幾GB。
手機上翻著這些即將被封存的回憶,一隻手指頭滑過去,就回到那個剛升大學的秋天。回想那時我還是個雙頰紅潤且富含膠原蛋白、黑眼珠裡閃爍著充滿希望的光芒的新鮮人,那個我還不知道以後要當怎樣的大人,還不知道會認識怎樣的朋友,期待卻也不知道會談怎樣的戀愛。實際上感覺沒有過很久,但在糊裡糊塗的夢與醒之間,時間的證據已經鮮明的刻印在眼前的任何事物之上,就像拆開警察局寄來家裡的交通罰單,就算極力否認:「那時候明明是黃燈。」,但是罰單上的照片就是清清楚楚地捕捉到你在紅燈中跨越路口的影像,許多眼前的事物都這麼火辣辣、毫不留情的打醒想要否認現實的自己。那些數字逐漸變大的學號開頭、離我愈來愈遠的社團迎新活動和成果發表會、鏡中臉上逐漸黯淡的神情⋯⋯,許多當時驕傲說過要愛一輩子的人、激起心中洶湧熱情的時刻、發下豪語發誓會記得一輩子的畫面,不也都漸漸模糊了嗎?我們都在時間無聲的場裡等速下墜,無法回頭。有時候覺得身旁的人變了,有時候覺得自己也變了。時間不但讓我們往「老」墜落,同時也能扭曲並改變一個人的性質嗎?無論怎麼說,無力抵抗這驅力的我們皆任憑時間這強大力量的帶領,來到了此刻。
上下瀏覽這面將大學回憶鑲嵌在一塊兒的方塊花紋窗,在有如人生跑馬燈迅速略過的相片殘影中,幾張照片觸動令我不安的神經,像牆面上銳利的突起物,在手拂過之時卡住,微微弄痛掌心。當我望進那雙雙被凝固的笑眼,有些曾經變得兇狠而傷人,有些已經丟失了原本的信任,有些已經變得陌生冷漠,而有些已經看向遠方。失敗的戀情、成功的戀情、成功又失敗的戀情,我驚訝這面五顏六色的方塊花紋窗彷彿埃及金字塔內精緻的壁畫,一五一十的記錄下我所有的期待與落寞,起伏與安穩。此時某些遺憾與感傷也隱隱攢動,摩擦著那顆原本以為已經癒合的傷疤。
我有時候會感謝科技讓複雜的心情歷史可以藉由各種紀錄如實還原,但卻逐漸發現這樣自以為一切都可以找回來的心理其實有不好的一面——它令我們忘記應該把握時間好好道別,令我們有了逃避的管道而不去直視未來必須發生的分離。科技爆發之前的人們在生活時,必須面對著一場又一場的刪除,例如出去旅遊可能只能帶30張底片、分隔兩地的家人只能用一張照片和印象去記得他的面容、講電話的情侶只能記得最後一句「我愛你。」而不像現今生活中可以用無限量的截圖、視訊、錄音來記錄。因為科技反轉了回憶會逐漸淡去的運作原理,我們漸漸的不去練習失去與道別,進而超量堆積回憶,然而事實上卻沒有經過消化,只是堆在不會生灰塵的檔案夾角落。可是若我們沒有花時間去正視、去面對、去和解,當某天真的失去找回它們的機會時,將令人痛苦不已吧。
「該是時候忘記了。」我有時候會這麼告訴自己。「你必須忘記。」我想失去與面對無法復返的死亡,是生命中必須學習的功課。雖然學校這次限縮雲端硬碟空間的政策整得我七葷八素,但我真感謝它提醒我要定期和過去道別,好好珍惜此刻擁有的,並放手讓那些本該淡忘的回憶逐漸從生命中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