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賴彥丞
「社會教育」很大的好處是可以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這也能來說明為何有些人在校園保護傘下如入無人之境,但出了社會卻只能乖乖地「被教做人」。
「里有殯,不巷歌」:社會的人情世故
事情的起因,在於2月23日(周五)陽明交大(原交大)體育賽事啦啦隊組織「火力班」社群粉專宣布,以替3月1日至3日舉行的第56屆(甲辰)梅竹賽造勢為由挑「二二八」當天辦歡樂大遊行繞行新竹市區(其原本有預計當天要進入清大校園但遭該校校方拒絕),然而遊行的時段與路線可能會與竹市各地的二二八追思活動撞一起,屆時可能發生莊嚴肅穆的二二八追思活動將被喧嘩歡愉的大學生所破壞「鬧場」,因此引發輿論質疑「歷史白目」、不尊重政治受難者家屬。
「至聖先師」孔子說:「里有殯,不巷歌。」意思就是「鄰里有人出殯就別在巷子裡唱歌」,這不只是尊重喪家的同理心,更是社會上所謂的「人情世故」,兩千多年前的人就懂得這個做人應有的基本厚道——人是群居動物,社會的底線還是要有所尊重。
翻開史實,1947年在全台各地爆發的二二八事件的具體死傷人數各方說法不同,但「大規模死傷」卻是主流共識(其中遭到殺害的人數估計從數千人到十萬多人不等,因此部分人士以「大屠殺」稱呼該事件):以事發當時的相關報告來看,監察院派遣來台調查此事的閩臺區監察使楊亮功之調查報告記載統計死傷人數有2,012人,國民政府保安司令部估計死傷總人數約是6,300人;1992年,行政院二二八研究小組公布《「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以人口學統計在鎮壓和肅清前後的死亡人數範圍,推估在18,000人至28,000人之間,但未在隨後出版的內容中提出;2021年,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由行政院依《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於1995年10月設立的半官方色彩、公設財團法人機構)出版之《二二八事件真相與轉型正義報告》以文獻分析方式,得出官方檔案記載的「最低」死亡總數8,317人至11,824人。
另值得一提的是,交通大學在台復校後第8任校長(任期:1998年—2006年)張俊彥,本身就是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家屬(可詳見由本校出版社於2019年的出版書籍《傳奇人生 : 張俊彥傳》。
缺乏同理心與不當類比:校長的發言爭議成「炎上」導火線
回到本案,隨著事情爭議開始被輿論關注與媒體報導,本來校方表示「請學務處與梅竹籌委會學生聯繫,在貼文的用詞上要多注意」也許有機會「滅火」,但是2月24日晚間媒體刊登校長林奇宏對記者的談話中表示:「學生對228只是一個日月的時間點,228不必然要悲情以對。」以及「就美國史上傷亡最慘重的南北戰爭,至今也沒有把停戰日或開戰日作為國定假日來紀念或哀悼,然而在台灣,2月28日卻成為某一個圖騰禁忌,成為特定政治人物每年兌換個人政治利益的提款機。」
由於對政治受難者家屬沒有同理心、以及不倫不類的台美歷史對照,我決定投書報紙《陽明交大的228爭議與校長謬論》以譴責校長失言,主要論述如下:「林校長謬言就像教育界某些黨國威權思維的師長一樣,認為談到二二八就是「搞意識形態」、「操弄社會對立」與「民進黨同路人」— 其實讓二二八在過往長期成為所謂的「禁忌」,從來都不是追求歷史真相與轉型正義的本土陣營,而是血腥鎮壓與獨裁統治台灣人民的黨國戒嚴體制。」
身為留美博士的林校長還把美國南北戰爭拿來類比二二八大屠殺,說「美國史上傷亡最慘重的南北戰爭至今也沒有把停戰日或開戰日作為國定假日來紀念或哀悼」,這種比擬不倫不類 — 南北戰爭是兩方實力對等的政治實體之武裝對抗,二二八慘案則是腐敗政府對大多數手無寸鐵的平民開槍掃射,怎會把它混為一談?」該文更以美國著名的聯邦法定假日「陣亡將士紀念日」,初衷就是為了紀念在南北戰爭中陣亡的將士們,來反駁校長的「南北戰爭缺乏紀念日」之論。
其實,剛好距今十年前,交通大學也發生校長失言——2014年4月10日,時任交大校長吳妍華(此前她曾任陽明大學校長)針對當時喧騰社會的太陽花學運向相關執勤的員警道歉,並說「我們沒有把學生教好」、「沉默的大眾不代表沒有意見」,此番言論引起部份交大師生及校友不滿砲轟吳妍華向執政當局獻媚,隔日吳校長透過交大官網發表「妍華致全校教職員工生信函」,表示「為發言不夠周延,深深地抱歉」。
起初「公開失言」卻「私下致歉」:看不見領導者的擔當
2月24日晚間校長的發言惹議「被炎上」後,火力班宣布將遊行從原本於2月28日的校外繞市改成3月1日的校內繞行,而「終於」在二二八事件77周年的前一晚(2月27日)陸續有媒體報導「校長致歉」、「兩度致歉」的新聞,為什麼有的記者會特別下標「兩度」呢?這則當晚的中央社報導揭示了事情來由:「林奇宏昨天(2月26日)出席新竹市政府與公車業者的會勘行程致詞時提到,學生在2月28日當天原來規劃的一些活動,可能沒有注重到細節,加上近期有新聞報導他的發言,讓有些人覺得受到冒犯、不尊重,他致歉。
1名不具名的陽明交大學生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林奇宏在媒體上說出對於228事件的誤導、對於政治受難者沒有同理心,事後卻在會議室裡表達歉意,這種「大街罵人、小巷致歉」的作法令人難以苟同,要求林奇宏應公開道歉。」
原來據悉,校長起初是選擇在一間小小的閉門會議室向在場寥寥無幾的幾位師生為個人失言致歉,「公開失言」(大街罵人)卻「私下致歉」(小巷致歉)而未有領導者該有的責任擔當,引發同學更加不滿而投訴中央社記者、記者後續採訪校長並報導,終於有了如今各大小媒體紛紛轉載報導其致歉一事,才有了難堪地所謂「兩度致歉」——相比於十年前吳妍華在失言隔天即向全校公開坦率認錯,林奇宏則顯得「相形見絀」。
此外,陽明交大學生於2月29日晚間到清大校內灑冥紙的夜襲活動似乎「過頭」惹議,而隔日清華大學學務長詹鴻霖表示有接獲陽明交大學務長温宏斌為該校學生的失控行為致歉(尚未確定是陽明交大個別學生或是該校火力班成員所為),算上前兩次林校長致歉的話,光是在一周(2月26日周一至3月3日周日)之內陽明交大就對外致歉三次,還真是空前絕後呢!
愛搞政治表態:校長這次終踢鐵板引228家屬抗議
事實上,林奇宏自從上任以來就累積一些個人的政治爭議而屢受議論,比如說,2022年逼近地方選舉的時刻,他與黑金爭議、多項刑事前科的縣長參選人見面談政見,吾人投書《陽明交大--頂大校長與黑金政治的距離》、出書《黨校化危機 : 大學校方與學生自治面對政治力滲透與介入的挑戰》批判之;2023年當中選會發布正副總統選舉公告後,公開以國立大學校長名義於媒體表態「祝福」特定副總統選舉被連署人,這對於其他副總統參選人或被連署人來說並不公平(比如台大不時有學者投身公職選舉,也不曾見哪位台大校長「敢」公然祝福哪位教授參選或當選),一再試探行政中立的灰色地帶而屢引發爭議。
古諺有云:「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校長是學校對外的代表,因此一個校長若在公眾面前失言或出糗(比如去年他主持一場AI 大師論壇中一句「什麼是LLM(Large Language Model,大型語言模型)」而惹人訕笑),連帶將重傷學校的形象(尤其1月時還發生副校長李鎮宜連署支持特定立委候選人被質疑可能涉嫌行政不中立之事),如此林奇宏等校方高層豈能不謹言慎行?
對於校長的二二八失言,有二二八受難者家屬以《二二八歷史不容扭曲》(https://reurl.cc/77NYGy)一文屬投書網路媒體痛批「深感憤慨」;另外在高雄的市府官辦二二八追思會上,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理事長王文宏也批評陽明交大啦啦隊起初選在二二八當天舉辦校外遊行並稱「讓你在歡呼聲中繼續嗨」,這是對二二八受難英魂的「對衝」;前衛福部屏東醫院主治醫師、陽明大學校友吳欣岱則表示「很遺憾校長如此具有意識形態的發言」、「說真的,校長身為表率,如此發言,背後帶著濃濃的政治立場,已然喪失教育應有的溫暖及人性,讓人失望。」
Dcard校版匿名論壇:仇恨言論絕非「言論自由」
校長在向中央社記者時道歉時曾不忘辯稱「站在學校立場,應保障學生的言論與行為自由,並給予更多元包容」云云,而Dcard校版確實有力挺校長的言論,卻也充斥「我要228狂歡」、「228 死全家 你難過 我放爽假」等留言不堪入目、泯滅人性的字眼極盡羞辱228政治受難者家屬,同為該校學生我深感遺憾,我真想問這些同儕「請問你們還配當人嗎?」——有些人讀書很厲害,但做人的基本道理都蕩然無存。
故我在2月29日一篇《林奇宏校長,言論自由不能濫用於傷害228受難家屬》網路投書中提到:這證明如此蛋頭學者根本曲解所謂「言論自由」的真諦--「言論自由」不能拿來濫用於傷害政治受難家屬等被害者的人權、身心與感受,我更要請問上述在Dcard這些毫無道德底線的陽明交大學生狂言,就是林校長所言的「言論自由」、「多元包容」嗎?該文也批「而在事情從2月23日火力班宣布「歡樂大遊行」爆發以後延燒至今好幾天,即便媒體報導、民眾投書已鋪天蓋地,但不論是陽明交大校方還是火力班的官方社群粉專,都沒有任何正面談及此事的消息,彷彿事情就會船過水無痕那樣在等風波過去。」最後,為什麼不能忘了二二八放假的意義?我想用屠殺百萬人的二戰奧斯威辛集中營遺址門口的一排字作結:「不知道歷史的人,歷史就會重演。」
完筆時間:2024.3.5
參考附錄/【陽明交大228爭議】相關評論統整:
1. 陽明交大的228爭議與校長謬論 (2024.2.25,作者為本人) https://reurl.cc/WR7oGO
2. 歷史悲傷日 豈能歡樂以對? (2024.2.25) https://reurl.cc/RWmozD
3. 大學校長竟把二二八當中國內戰 (2024.2.26) https://reurl.cc/97a94a
4. 大學生二二八遊行狂歡,校方如何因應? ─林奇宏校長該補修歷史課 (2024 . 2 . 26) https://reurl.cc/mrAQDj
5. 二二八歷史不容扭曲 (2024.2.28,作者為228事件受難者家屬) https://reurl.cc/77NYGy
6. 科學的專家 歷史的白癡 (2024.2.28) https://reurl.cc/K4Ro3p
7. 「又來了」?關於二二八只怕遺忘和了解不夠多! (2024.2.28) https://reurl.cc/XqybmE
8. 林奇宏校長,言論自由不能濫用於傷害228受難家屬 (2024.2.29,作者為本人) https://reurl.cc/4jnMWj